文章来自ifanr
IT 行業在過去風雲突變的兩年里,蘋果(Apple)公司憑借著一部手機和一台平板一路高歌猛進,傲視群雄。Best Computer Science Degrees 用一張信息圖(附在文後)把這些冷冰冰的數字通過實體對比,形象地展示了蘋果公司當前的規模。
- 富可敵國
蘋果在 2011 年一年的營收為 1280 億美元,超過全球 160 多個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(GDP),其中包括新西蘭、伊拉克、古巴和蘇丹等。如果以 5057 億美元的市值估計,蘋果可位列全球 GDP 第 20 名。
蘋果的市值已經突破了 5000 億美元關口,從信息圖上可以看到蘋果遙遙領先於其後的埃克森美孚、微軟、IBM 等巨頭。與全球市值第二高的公司埃克森美孚相比,蘋果高出 1110 億美元。要知道,在 2011 年年初,美孚市值還高出蘋果近 750 億美元。
- 銷量
新 iPad 發佈後的 72 小時,銷量達到 300 萬台。這意味著每分鐘就有 694 筆賬單,一秒鐘就賣出 11 台 iPad。 如果一個人自出身之日每天購買 100 台 iPad,那麼他需要 82 年才能買夠這三天售出的 iPad。預計今年 iPad 銷量將達到 5640 萬台。
自 2008 年發佈 iOS 操作系統,公司已經售出超過 2 億台 iOS 設備(3 月 7 日 new iPad 發佈會上公佈的數字是 3.15 億台),銷量堪比 2008 年以來全球所有品牌汽車的銷量。如果將 2011 年銷售出的 7200 萬台 iPhone 累積起來,其重量大概與艾菲爾鐵塔相當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蘋果營收里,單 iPhone 一項就佔據 40% 的份額。
- 軟件服務撬動硬件銷售
蘋果不是一個純粹的硬件製造商,但從蘋果營收的構成來看,第二財季軟件、服務等銷售不足總營收的 2%,軟件服務對蘋果的直接貢獻度很小。
當人們將蘋果的巨大成功歸結於一款款驚艷的產品時,更應該看到背後一套完整的生態系統:製造出完美的硬件,很好地利用軟件與之整合,並提供網絡服務(iTunes Store、Newsstand 和 iCloud 等),然後通過自己的 Apple Store 來控制銷售。
這種竪向整合意味著其它公司只能在一到兩個領域與之競爭,他們可能會生產出更好的硬件,但由於缺乏對相關軟件和與服務的控制,使他們很難掌控市場。